2009 年 06 月 的封存

贈書

文學書的銷量一向是低的,印數不多,即使全部賣完,數目還是少,可能因為如此,其實我不大重視銷量的總數。我重視的是我的贈書,把書送給親人、好友、知音人、愛讀文學的人。任務完成了,那就釋然。兩三年後出版社把書退回來,才憂慮:咁多書用黎鋪地板都有剩啦!

它們在書店的壽命是很短的,所以大家若在書店看到《午後公園》,可以拍一兩張照片給我當作留念嗎?

把詩集送給別人,除非對方本身是寫詩的,否則很尷尬。大抵相信詩並不容易親近,送詩集給人,倒像強迫別人生食羊肉,還在期待著對方說:都唔係好羶姐……。惟有報以生硬微笑,說聲多謝。

散文集無疑是最平易近人的了,作者與讀者是比較容易感通的。今趟送《午後公園》給別人,雖然集子寫得比較隨心,但心安理得,倒是頗為暢快的;而且有一份真切的希望:希望讀者真的喜歡。

廣告

《午後公園》自序

九龍塘有一個小公園,隱伏在鬧市之中。它被馬路和矮矮的房子包圍,我在浸大游走多年了,近來才發現它。公園裡有鞦韆、滑梯和動物形的搖搖座。公園旁有窄窄的小路,有時下課後,我會選擇走這小路看看公園。那裡種滿了大大小小的樹木,一片又一片的綠色總會遮蓋某些風景,然而只要向前走一點,風景就會重現。只是起重機、挖土機已在它身邊蠢蠢欲動。對於遺忘,它大概已經作好準備——我想起我的童年,那無憂無慮的寧靜時刻,那依依不捨的遊樂時光,早像海洋深處的藍光——暗下去、暗下去。童年已經遠去,很多現有的東西也將會遠離我,我們自出生而來,就開始走進黑夜,然而得繼續行走。

然而每次走過公園,我得到的安寧無法為任何東西所搶走,即使有天我患上老人痴呆症,即使有天我離開人間,那只代表我無法記起,並不代表它已經消失。因此,我因為「曾經、在此、相遇」而感到慶幸。 

這本小小的集子集合了我2006年間至2008年間兩年間的數十篇散文。我放棄所謂氣魄,結構,技法等等——我要這些來幹麼?只是真誠,實在不可背叛。我寫我心,我決意把文字交給時間和空間,在和諧裡找尋安靜、快樂和愛,於是就把集子命名為《午後公園》。

最後把這書獻給我的父親、母親、姐姐、祖母和我的好友們——我回憶的製造者、我生命中的重要部分。


About Me

呂永佳,畢業於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同系博士生。曾獲中文文學創作獎、大學文學獎、青年文學獎冠軍。香港電影評論學會會員、獨立文學雜誌《月台》編委。著有詩集《無風帶》、散文集《午後公園》。曾任中學教師、寫作班導師、青年文學獎評判。作品散見《明報》、《字花》、《秋螢》、《香港文學》、《文匯報》等。個人網站:http://ericlwk.com
六月 2009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