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年 7 月 30 日 的封存

《無風帶》重現書店:序言書室惟一銷售!

《無風帶》是我在2006年12月出版的詩集,印象中還未到2007年便已經絕跡書店,並不是賣得好,而是因為文學書本身已經是邊緣讀物。詩集,更可說是邊緣的邊緣。在香港,寫詩的人,讀詩的人都比較少。偏偏自己我喜歡讀詩寫詩,但想一想,還是慶幸多於奈何。

《無風帶》是我第一本書,對於封面、編排上都沒有特別的要求——喜悅勝過一切。眼見自己的作品結集成書,然後被放到書店去,單是這種興奮已經夠叫人暈眩——更何況是詩!有想過重編重印《無風帶》——重新設計封面、加上自己的攝影作品、加插一些過渡的內頁。有友人勸說,看來看去不過是同一群人;有人說不如把精力和資金放在下一本詩集上。就這樣,計劃擱在一旁。

關於《無風帶》其實可以多說一點,首先一些作品實在寫得很爛,但有些,好像已經無法再寫出來。詩就是這樣的東西,可一不可再,所以常勸說學生們、朋友們,如果有靈感,有感覺,先寫了才算,寫糟了,大不了刪除它,但感覺過了,語調轉換了,一切就不能再來。

有幸,不時有讀者們詢問何處可以找到《無風帶》,與序言書室聯繫,《無風帶》終於重現市面啦,而序言書室是惟一的銷售點,網址如下:http://www.hkreaders.com/

貼一首詩,還是頗喜歡這首:

〈門匙彎了〉

忘記了某種入睡的姿勢

可以看到黑夜裡的藍色蜻蜓

帶我到寧靜海邊,聽誰在唱歌

在那裡遇上了。拾起彎了的門匙

即使我們一同欣賞眼前所有

即使我們看到彼此的身體

耳孔、鬍子和指甲的髒泥

解開了語言的密碼

氣味從四方傳來,帶著不同顏色

而我和你,無法辨認

忘記了從那天開始

我襯衣的鈕扣全都掉下來

像一封信的郵票甩掉,無法寄出

像電腦斷了線,不重要的通話終止

停電的悶熱引領著

美好的下午,帶著陽光和咖啡香味

我們讀著同一本書,愛上同一首詩

因為同一鏡頭而流淚。

在街道的盡頭,最接近的時候

我們往相反方向離開。那天

晚上我擁抱著蜥蝪入睡

無須接受溫度的失誤

無須彼此索取動機和結果

有時世界不容許相遇

就如橘子與牛奶碰上

便成了毒

只要一條街的長度我們便會變改

愛上了,討厭,然後嫉妒

一張白紙在黃燈下被撕裂,沒有血

我走到海灘背著我熟悉的房子

用盡力氣游到不知是否存在的島

沒有房子,沒有鳥巢,沒有泉水

只有移動,在浪上跳舞和獨唱

無力的時候可以安睡,做夢

而夢裡的一切,與你無關

也與我無關

200600127

刊《詩網絡》第30期

廣告

About Me

呂永佳,畢業於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同系博士生。曾獲中文文學創作獎、大學文學獎、青年文學獎冠軍。香港電影評論學會會員、獨立文學雜誌《月台》編委。著有詩集《無風帶》、散文集《午後公園》。曾任中學教師、寫作班導師、青年文學獎評判。作品散見《明報》、《字花》、《秋螢》、《香港文學》、《文匯報》等。個人網站:http://ericlwk.com
七月 2009
 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31